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學反思>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04 08:23:2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

  《姥姥的剪紙》為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在教學設計時,我始終圍繞姥姥的“剪紙”開展教學活動。我把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致,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了解。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然而,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還是抓住剪紙,讓學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紙圖,想想它們有什么特點,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姥姥的勤勞,作者的貪玩。學生在交流這三幅圖片的含義時,能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當我讀著作者后來寫的對姥姥臨終前的回憶時,教室里一片安靜,有的學生感動得甚至要流淚了。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并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同學們,課文學到這兒,我們不禁被這份濃濃的愛所打動,被感動了。之所以還歷歷在目,是因為作者獨巨匠心地用剪紙把這份情串聯(lián)起來了。

  剪紙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紙技藝,更體現(xiàn)了姥姥對作者的疼愛牽掛,寄托了作者對姥姥的思念和依戀,它如同橋梁溝通了姥姥與作者之間的感情,宛如紐帶,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讓我們永遠地記住這份濃濃親情的見證——姥姥的剪紙!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2

  在上《姥姥的剪紙》第二課時,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一、披文入情 環(huán)環(huán)相扣

  經(jīng)過這反復思索,我將落腳點放在“感受姥姥剪紙技藝高超和他們之間濃濃的親情”上。把握了這個重點,就以“神”為線索展開教學,我采用圈畫關鍵語句、讀、批、悟、談等方法進行了有效的突破。上課就按著“這是一位怎樣的姥姥”——感受姥姥的技藝高超;“姥姥是如何練就這一手絕活的”——讓學生知道姥姥不光是在剪紙,也是在用剪紙教育我,感受姥姥對我的疼愛;“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剪這么多呢?”——進一步感受姥姥把對我濃濃的愛傾灑在一幅幅剪紙中。這樣學生就深刻體會到姥姥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

  二、利用好電子白板輔助教學

  雖然高年級的語文課堂使用電子白板的機率不是很高,但我還是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使用電子白板中的“筆”圈畫重點詞“剪”,通過反復引讀,體會姥姥剪的時間長、次數(shù)多;使用放大鏡效果出示“鄉(xiāng)親們對姥姥贊嘆的話語”,放大鏡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富有教學機智,注重課堂的生成性

  本來板書“神”是在教學完1-3自然段后請學生概括,課堂上有一位學生在讀相應的句子時就把這個字讀好了,我就相機板書。

  對“拴”的處理,我認為也較為到位。結合當時是“密云多雨的盛夏”的危險和作者的活動,文中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的“拴”,引出課文中的“拴”,與學生進行熱烈地討論“課文中用什么拴住了什么”,經(jīng)過追問明白了姥姥用剪紙拴住了我的身體,更用剪紙拴住了我那顆貪玩的心……為領悟祖孫倆那濃濃的情作好輔墊。

  在快要結束課文時,因時間還有多余,我就靈機一動,增加了一個板塊“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誰?說說你的理由”,將感恩教育推向了一個高潮,學生在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孩子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并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四、板書既體現(xiàn)了人文性,又體現(xiàn)了工具性。

  “神”這一個字是對姥姥剪紙的高度概括與濃縮:姥姥的剪紙的神奇不僅在于本身剪紙技藝的高超,更在于她把對外甥的愛傾灑在一幅幅剪紙中,讓作者的心境與夢境都變得有聲有色!罢婷鑼懪c側面描寫”是學生習作中常用的方法,通過對例文寫作方法的剖析,目的在于讓學生今后習作中使用好這個方法。

  五、讓學生敢于提問。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們班的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非常強,據(jù)此,我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質(zhì)疑能力,在欣賞姥姥的多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后,請學生提問,并順利成章的引入到了下文的學習。

  但還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1、在處理“這是一位怎樣的姥姥” 時,因課前對此部分的教學時間估計可能會比較長,因此課上想抓緊時間。所以當學生結合“一張普普通通……要什么便有什么了”回答到“技藝高超”,我就急于讓學生談“還有哪些地方也體現(xiàn)了技藝高超”,而沒有讓學生很好的體會這句句子: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姥姥卻無所不能以及講正面描寫,到后來才補上去。

  2、課堂上學生發(fā)言積極、精彩,理解到位,感悟深刻,但在朗讀上不能很好的將自己的體會融入到情感朗讀中,今后在指導朗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3、此外今后將進一步研究電子白板,盡量讓學生上臺使用電子白板,增強師生的互動性。

  我想如果在以后的課堂中,教師用心地解讀教材,努力挖掘課文的訓練點,精心設計,爭取讓每節(jié)課都精彩。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3

  《姥姥的剪紙》采用第一人稱,敘寫了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精湛,圍繞“喜鵲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紙展開了“我”和姥姥之間動情有趣的故事,表現(xiàn)了“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中,我通過抓住姥姥剪紙的“神”,讓學生找出體會到“神”的語句,并從中體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例如“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一句,就引導學生緊抓住“普普通通”“翻來折去”“無所不能”進行對比,突出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嫻熟。然后緊扣環(huán)節(jié)設計問題“姥姥的剪紙為什么那么神呢?”又帶領學生圍繞“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一句進行引導學習,品味語言,從中感悟姥姥的話是經(jīng)驗之談,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練不止!姥姥為什么如此熟練,下面的“總剪”二字就透露端倪,因為老是不斷地剪,豈能不熟練?手都有準頭了,因為總剪,再熟練不過了,日久天長,剪起來就心中有數(shù),從哪兒開始,到哪兒結束,要注意什么,剪起來才能得心應手,豈不是有了準頭了。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學生很容易明白。再抓住“身心入境”一詞,深刻表現(xiàn)剪紙給姥姥帶來的'投入與快樂。

  本課由于在前一個環(huán)節(jié)花的時間偏多,以至于教學的后半部分從“牛兔圖”體會我和姥姥之間的情感不夠深入,特別是出示了三幅剪紙圖,應該讓學生說說姥姥所剪的這三幅圖的寓意是什么,明白姥姥對我的疼愛。但是,我只是集中起來理解,缺少深入的挖掘體會,為后面對以“姥姥的剪紙”為題的理解產(chǎn)生了一點阻礙,特別是學生的語言組織上明顯有了障礙,而一部分中等生和后進生在理解上就要再花一點時間才行,這也是我在挖掘語言文字上最大的問題,常常點到為止,應該多考慮理解能力差的學生。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學生的說話練習還需要老師進一步引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紙那樣,因為不斷地練習,反復地實踐,達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從而進一步體會姥姥的話中寓意!教學設計,既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又滲透了學法指導。

  總之,從這節(jié)課讓我看到自己在教學中急需要注意的地方,為了使自己的語文課堂充實起來,使每個學生的思維能活躍起來,我要盡快解決不足之處。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4

  本學期,我執(zhí)教了《姥姥的剪紙》一課,課文為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姥姥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我們?nèi)w師生佩服不已,姥姥和作者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又讓我們感動,我們都久久地沉浸在這份親情之中……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剪紙離孩子較遠,課堂上教師如果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化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讓學生在栩栩如生的畫面中,優(yōu)美的音樂中,做到目觀其行、耳聞其聲,快速進入課文情境,借此學生對自己家人表達感恩之意。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抓住這個主線,在教學設計時,我始終圍繞姥姥的“剪紙”開展教學活動。我把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我們知道,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

  一、借助聲像設備,感受剪紙神

  心理學研究表明,作用于視覺、聽覺的刺激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當視聽感官并用時,能使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學習。因而上課伊始,我首先用多媒體出示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惟妙惟肖的窗花,并配上動聽的音樂,學生一下子進入那剪紙的情境中。

  在優(yōu)美的樂曲中,我讓學生走進文本,尋找姥姥剪紙“神”的語句。在品讀這些語句時,配上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適時出示“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喜鵲登枝”等剪紙畫面,對課文重點語句進行品讀。

  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根據(jù)生動的視聽畫面,讓學生與文中的姥姥對話。讓學生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把文本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主評價中把課文讀懂、讀細、讀出感情。同時讀懂了姥姥用精湛的剪紙技術,剪出了鄉(xiāng)村的吉祥,為鄉(xiāng)親們送去了祝福,使整個屯子里彌漫著濃濃的.親情與和樂。

  二、展現(xiàn)優(yōu)美畫面,品析祖孫情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這樣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薄独牙训募艏垺芬晃恼Z言生動,富有詩意,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品賞。在教學時,運用相應的多媒體技術,把學生帶進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細細品味文章。如在教學“祖孫情濃”一段時,我引導學生自主朗讀,相繼找出“A、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B、一頭老牛和一只小兔子在地上啃食青草。C、: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亂跳著遠去的小兔子。“等姥姥剪紙“拴住”了作者的語句。然后適時為這些句子配上相對應的視聽畫面,讓學生深入透徹地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明白姥姥對小孫子的濃濃愛意。此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爭先恐后發(fā)言。

  在發(fā)言中,我對著多媒體畫面引導學生抓住“拴、纏”等詞語去品味小作者頑皮、可愛,對姥姥的依戀;品出姥姥把全部的心血和愛全部傾注在牛和小兔的剪紙里,從而感悟出姥姥對小孫子的關心、疼愛、默默奉獻;品味到小作者的快樂童年;品味到濃濃的祖孫情;品味到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讓情感熏陶和人文滋潤落到實處。

  三、啟發(fā)開拓想象,表達感恩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蔽覀兊恼Z文教學一定用好語言這個工具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姥姥的剪紙》一文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學即將結束時,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語言因素,再次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姥姥與作者生死離別的視聽畫面,并配上《感恩的心》樂曲,讓學生用“假如我就是文中那位小孫子,面對即將離世的姥姥,又憶起與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此時此刻會對姥姥說些了么呢?”這個設想進行遐想。這時,形象、聲音齊全,學生的多種感官都被調(diào)動起來,沉浸其中,體會意境,余味無窮。學生聯(lián)系課文,插上想象的翅膀,情動而辭發(fā)。每一種設想自然精彩極了。

  這樣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的形象營造出的氛圍,讓學生從中體驗祖孫情深,很多學生由文中的姥姥聯(lián)想到自己的姥姥,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恩教育,此時老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課后觀察或回憶姥姥對自己關愛的語言、動作或點滴小事,用手中的筆表達對姥姥的依戀與感恩之情。讓文本教學與生活緊緊相連,使他們的情感得到陶冶,不僅發(fā)展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而且對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提高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現(xiàn)代語文教學,呼喚以人為本,強調(diào)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調(diào)動其自覺學習的能動性。而巧用多媒體技術,讓課堂教學中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給學生的感官以多種刺激,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標。因而我們應把握住多媒體技術的特點,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更入情。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5

  《姥姥的剪紙》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采用第一人稱,敘寫了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精湛,圍繞“喜鵲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紙展開了“我”和姥姥之間動情有趣的故事,表現(xiàn)了“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

  課標指出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的要求是“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含義,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根據(jù)這一階段目標的要求和這篇課文的特點,我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為:在第一課時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學習課文,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文中相關詞語;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語言材料中感受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我把難點和重點定為:感受姥姥剪紙技藝高超,以及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在確定了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本節(jié)課我采用朗讀感悟法,讓學生充分誦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姥姥剪紙技藝高超,以及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讓情感在朗讀和體驗中升華。

  教學中,我通過圖片再現(xiàn)剪紙,讓學生先從剪紙圖片中感受到姥姥技藝的高超,再讓學生找出“剪紙”圖的語句品讀感悟。例如抓住第1自然段的“都”字,抓住鄰居的嘖嘖贊嘆聲“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突出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嫻熟,然后緊扣環(huán)節(jié)設計問題“姥姥的剪紙為什么那么神呢?”又帶領學生圍繞“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一句進行引導學習,品味語言,體現(xiàn)姥姥的技藝的高超是付出了努力練成的,再抓住“身心入境”一詞,深刻表現(xiàn)剪紙給姥姥帶來的投入與快樂。7-12自然段,我讓學生自由讀,找出“我”與姥姥的'對話,然后再利用課件展示牛兔圖讓學生結合生活想象牛的勤勞、兔的頑皮,看到圖想到了什么,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最后抓住姥姥與作者的對話進行朗讀訓練指導。為了加深學生對姥姥與“我”情感的理解,我還讓學生回憶自己身邊的老人對自己的關懷照顧,激起孩子們感情上的共鳴。透過課文中的文字,再加上學生展開的回憶,從而我們深切感受到作者對姥姥勤勞的贊美和對姥姥的依戀。由此,孩子們讀起來更入情入境了。

  讓我心存遺憾的是,文中“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是教學的難點,它不僅是姥姥在講述自己剪紙的經(jīng)歷,還是在教自己的孫兒做人做事?墒俏腋杏X這句話在我們的兩三句討論中就滑過了,理解得不夠深入。再一個是教學的后半部分從“牛兔圖”體會我和姥姥之間的情感不夠深入,特別是出示了三幅剪紙圖,應該讓學生說說姥姥剪這三幅圖的寓意是什么,明白姥姥對我的疼愛。但是,我只是集中起來理解,缺少深入的挖掘體會,為后面對以“姥姥的剪紙”為題的理解產(chǎn)生了一點阻礙,特別是學生的語言組織上明顯有了障礙,而一部分中等生和后進生理解上就要再花一點時間才行,這也是我在挖掘語言文字上最大的問題,常常點到為止,應該多考慮理解能力差的學生。

  《姥姥的剪紙》的教學結束了,但在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一系列過程中,我獲得了許多思索。有思才有所得,發(fā)現(xiàn)不足才能進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認真面對這些不足,努力改善,竭力超越。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6

  《姥姥的剪紙》的教學結束了,但在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一系列過程中,我獲得了許多思索。

  1、“對話”問題。

  語文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彼此分享對文章的理解,探討重點問題。作為教師,比孩子早一步解讀教材,其實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更應該是充當“引路人”的角色,也就是說教師對“對話”在備課中是早有預設的。對于預設,在備課中我是相當細致的,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想了許多情境,同時也設計了必要的引學過程。但課堂又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預設,有一味地領著學生走的感覺,還沒有做到真正的完全放手,讓學生的思維沒有拘束的自由馳騁。

  2、魚與熊掌可否兼得?

  何為舍得?《現(xiàn)在漢語詞典》解釋為:愿意割舍。但如果將這個詞分開來看卻很有意思:舍,即為割舍,得,意為收獲。在我看來,這個詞飽滿著一種辯證的哲學思想和生活真理:沒有舍哪有得?

  今天,以這個觀點看這堂課,我仍然沒有學會舍棄:各個突破,面面俱到。卻顯得整節(jié)課容量過大,各環(huán)節(jié)如蜻蜓點水,浮于表面。而像我這樣的教師不少。為什么會這樣?細想來,有這樣幾點原因。一是應對考試,教學中怕有遺漏;二是面對大綱,恨不能大綱中提出的要求每堂課都要落實;三是自己好不容易對文本理解透徹,也要求學生在每個難點精彩點上作停留,每個環(huán)節(jié)留給學生思考品味的時間不足。

  有人說,語文是一門遺憾的.學科,語文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為,我們的教材,無論是頗受贊譽的時文,還是經(jīng)典名篇,篇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佳作?墒,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教師教學時不得不舍棄很多內(nèi)容。

  然而,正是因為這種遺憾,留下較大的空間,才可能讓學生覺得“盛宴散而意無窮”,才能讓學生饒有興趣地繼續(xù)鉆研。問題是,有限的課時內(nèi)要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留給學生所謂的“充分時間”從何而來?我想,對教材大膽取舍,不求滿載而歸,但求課課有得,不失為一良策。

  3、時間的把握。

  一堂課四十分鐘的時間是有限的,但作為教師總想在課堂上滲透更多的知識,做更多的訓練。因而時間的控制就尤為重要,一節(jié)課里哪些環(huán)節(jié)要處理的祥,哪些環(huán)節(jié)有處理的略,教師必須心中有數(shù)。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往往前松后緊,一進入創(chuàng)設的情景就忘記了時間,對學生的收放還不夠自如,對時間的把握還有待加強。

  有思才有所得,發(fā)現(xiàn)不足才能進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認真面對這些不足,努力改善之,竭力超越之。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7

  一、復習課文結構。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文章寫了三個部分的內(nèi)容:剪紙贊人,我們看到了姥姥的心靈手巧,剪紙喻理,姥姥通過剪紙告訴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紙傳情,小小的剪紙卻傳遞著濃厚的祖孫情。

  2、三個部分都在寫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孫情放在第三部分著重描寫。好,今天我們進一步來學習課文。

  二、剪紙贊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紙贊人。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靈手巧具體表現(xiàn)在哪兒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句子一: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

  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姥姥心靈手巧呢?

  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來折去、無所不能

 。ㄟ@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工具雖然簡單,但作品內(nèi)容廣泛,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句子二:

  “我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同學們,這句話中鄉(xiāng)親們僅僅是在贊嘆姥姥剪什么都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形象逼真)

  除了動物,姥姥還會剪什么?書上怎么說的?

 。ㄈ宋、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

  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你從哪兒看出姥姥的心靈手巧?(體會“左鄰右舍”、“都”)

  句子四:

  慈祥的姥姥廣結善緣,有求必應,任誰開口都行。

  你又是從哪兒可以看出她的心靈手巧呢

  三、剪紙喻理。

  1、過渡:姥姥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在剪紙的過程中還教會我一個道理——到底是什么道理呢?我們接著學習第二部分。

  2、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部分,想想教會我一個什么道理?

  3、通過什么事例寫清熟能生巧的道理呢?

  4、學生試著說一說。

  5、課文為什么要著重刻畫我的“調(diào)皮蛋”、“刁蠻”、“耍賴”呢?

  6、過渡:同學們到這里作者覺得還不能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為了使道理更加明白還加了一段。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8

  《姥姥的剪紙》一文中,“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通過這剪紙的高超技藝,姥姥那純樸、善良、熱情的形象,以及與“我”之間濃濃的親情,似在我們眼前清晰、豐滿起來。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字里行間流露出真摯的情味來。讀著語言文字,有一股北方特有的民風民情迎面撲來。

  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走進語言文字,走進姥姥的剪紙藝術世界,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建立起姥姥的人物形象,并通過用心品讀語言文字,在鑒賞中體會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對文中具有濃濃的北方風情的詞句表達效果,有所感悟,并對習作語言表達有全新認識。由此,品讀、揣摩語言文字,感悟作者是如何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鑒賞作者充滿情味的語言表達是教學重點。

  教學本課,我嘗試了從姥姥的“剪紙”入手,也花了較多課時,只為走進那片開闊的草地,和學生一起慢慢品味,發(fā)現(xiàn)情,體味美。

  一、先體會姥姥剪紙技藝高超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剪紙”這個題眼,自由閱讀全文,找找文中哪些語句具體介紹了姥姥剪紙作品。

  1.一副“喜鵲登枝”便完成了。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2.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

  3.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4.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以及: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這些作品以什么居多?為什么?

  姥姥為什么會剪這么多牛和兔?(姥姥生肖屬牛,而我屬兔。我總是纏著奶奶剪更多的牛和兔。)

  可見我非常喜歡姥姥的剪紙。姥姥的剪紙作品究竟有什么魔力,使我總是纏著姥姥剪這么多牛和兔?

  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nèi)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抓住“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姥姥的剪紙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指名帶著贊美的語氣來讀)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賞。由此可見,姥姥的剪紙形神兼?zhèn),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姥姥的剪紙除了“我”很喜歡,還有其他人喜歡嗎?

  “大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從小就聽人嘖嘖贊嘆” “開口求剪紙的人樂顛顛地走了!

  讓學生尋找并反復朗讀描述姥姥剪紙的語句,體會姥姥剪紙的高超技藝,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無可挑剔”等語句,堅持以讀為主,恰當安排好“讀、講、練”,增加學生的積累,逐步將文中的好詞句內(nèi)化為他們自己的語言。我還讓學生仔細觀察剪紙的細微處,深感剪紙之難,由此聯(lián)想到姥姥的手藝之精巧,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致,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了解。

  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再加上《賣油翁》、《庖丁解!返裙适碌难a充,更增加了學生對“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钡睦斫。學生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

  二、體味姥姥和我之間濃濃的祖孫情

  《姥姥的剪紙》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剪紙”這個題眼,自由閱讀全文,找找文中哪些語句具體介紹了姥姥剪紙作品,體味姥姥和我濃濃的祖孫情。

  1.一副“喜鵲登枝”便完成了。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2.一只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 3.一頭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4.一頭老牛定定地站著,出神地望著一只歡蹦著遠去的小兔子,聯(lián)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以及: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拔覕[弄著各式各樣的窗花”想象,也許姥姥還給我剪了哪些關于小兔子和老牛的作品?這些作品圖案有什么特點?(以牛和兔子居多。)

  姥姥為什么會剪這么多牛和兔的作品?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姥姥生肖屬牛,而我屬兔。我總是纏著奶奶剪更多的牛和兔。)

  剪紙中的老牛和兔子各有什么特點?(兔子總是在玩耍,老?偸窃诟苫。)從這些作品中,你感覺到了什么嗎?(就好象姥姥對“我”的喜愛與呵護。感覺到了姥姥和我之間甜蜜、溫馨、依戀的情感。)

  甚至連“喜鵲登枝”這幅作品,也是我故意刁難姥姥,姥姥順著我剪出來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我故意刁難姥姥,可姥姥仍然剪得形象至極!边@個生動例子。找找這些文字中是否也藏著姥姥對“我”的喜愛,“我”對姥姥的依戀。引讀學生交流4-5自然段;

  師:“刁難”是什么意思?

  生:故意為難別人。

  師:文中的刁難是指——

  生:一天,我用雙手死死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黑剪窗花。這就是一次“刁難”。

  師:挑剔

  生:在細節(jié)中過分的找毛病。

  師:耍賴

  生:使用無賴的手段、抵賴。

  師:調(diào)皮蛋

  生:頑皮

  師:為什么文中用這些詞語?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反襯了姥姥剪紙的技藝嫻熟

  我用雙手死死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黑剪窗花。姥姥剪出了一張無可挑剔的作品,我卻還要耍賴。面對我的頑皮搗蛋,姥姥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我讓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姥姥與“我”的對話,使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大家對姥姥說的‘按冒了’是怎么體會的呢?“‘冒’在字典中的解釋為:突出,向外涌出! “‘冒’可以組詞‘冒煙’!

  “《泉城》一課描寫趵突泉時候描寫到‘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還粗的清泉,‘咕嚕咕嚕’地從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里的‘冒’和‘冒煙’的‘冒’,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們都很容易想象出來是怎樣一副情景,你們說這里作者是不是用詞不當呢?”

  “因為我太用力了,那么使勁按,使姥姥感覺眼珠兒都要蹦出來了! “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姥姥”

  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我服了,可還耍賴:“姥姥,你從我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我死死地捂住故意刁難姥姥,姥姥摸著剪好窗花,一句話“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一個動作“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一言一行都藏著姥姥對我的喜愛與呵護。剪紙把“我”與姥姥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作者舉這個例子的時候,對幼時自己的描寫:“刁難”、“挑剔”、“耍賴”、“調(diào)皮蛋”等,這些詞含有明顯的貶義成分,我通過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走進文本去體會,從而更深刻地了解“我”的調(diào)皮是用來反襯姥姥的寬容和慈愛,再用心品味了姥姥的言行,學生易于動情地朗讀來感受姥姥與“我”相處時融融的親情。再體味這個生動事例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姥姥與“我”情感的理解,我還讓學生回憶自己身邊的老人對自己的關懷照顧,學生切身感悟了只有在自己真正喜愛的人面前,才會無拘無束地刁難、耍賴、調(diào)皮,一下激起了孩子們感情上的共鳴。透過課文中的文字,再加上學生展開的回憶,從而我們深切感受到作者對姥姥勤勞的贊美和對姥姥的依戀。由此,孩子們讀起來更入情入境了。

  三、抓細節(jié)品字詞,讓語文課堂充滿花香

  繼續(xù)品詞品句,體會這份蘊藏在字里行間的真情,在尋找文中細節(jié)描寫時體會到人物內(nèi)心那至深至愛的情意,從而理解作者的匠心。

  作者除了這個“冒”字用得巧,還有此類的妙詞妙語嗎?輕聲讀文,畫出品味交流!

  1.讀后交流:“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朗讀,說說理解,再思考:作者怎么具體表現(xiàn)出“總剪,熟能生巧”的?

  2.交流“數(shù)九隆冬剪摸黑剪。”

  聯(lián)系生活談體會:姥姥的剪得多、時間長、長年累月練習使姥姥的技藝嫻熟如此生動的語言文字,用心揣摩,眼前看到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能讀好這一段嗎?

  3.讀后交流:“姥姥的手就是手指。”

  品評這一比喻如何表現(xiàn)出姥姥的這一特點的?你能體會出什么?(體會出剪紙在姥姥的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剪紙,已成為姥姥的重要休閑、娛樂方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了。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再說說自己的理解。

  其實,作者在描寫同一個事例時,充滿情感的語言展示了姥姥很多方面的特點,這樣的文字是最有魅力、富有內(nèi)涵的,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姥姥借著剪紙在表達著對他的關愛與期盼的?

  4.讀后交流:“拴”字

  文中寫道“我是一個出名的調(diào)皮蛋”,“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險,便且剪刀把我拴在屋檐下!

  拴的是什么?姥姥是如何用剪刀把我拴在屋檐下的?從文字上看,這里拴的是孩子調(diào)皮地野性。姥姥正是用她的剪紙,為“我“營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剪紙世界,為我打開了剪紙的藝術之門,讓我感受到了來自于她的關愛體貼之情,讓我享受到了濃濃的親情。有了姥姥,有了她剪刀下的“老!焙汀巴米印保辛诉@樣一個藝術天地對“我”的熏陶,才讓我迷上了剪紙,讓我纏上了姥姥。

  姥姥的剪紙和她剪出的藝術形象,是作者一生的難忘,那有聲有色的夢境是回味,是思念,也是緬懷的心境。姥姥的剪紙里藏著濃濃的祖孫情。那是長者傾心地像牛一樣地付出,是后來者在長者的關愛之下像兔子一樣快樂成長。是感悟親情之后的美好回味。姥姥的剪紙,他對我的關愛,剪紙藝術的種子,剪出的美好形象,已經(jīng)是一粒粒飽滿的種子,在我長大成人之后的心田里萌發(fā),萌發(fā)出一片充滿綠意的思念。而這,正是糾纏著的濃濃親情之感。而這,恰恰讓“我”多少次夢回故鄉(xiāng),夢回那剪紙的世界,而姥姥,成為“我”夢中的主角。于是,姥姥的剪紙,帶給的不僅是我,還有的是鄉(xiāng)親們的濃濃的愛。這是親情,也包著鄉(xiāng)情。

  5.交流:“纏”字

  一個“纏”字,說明了什么呢?

  “我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谋奶耐米樱X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總是在玩耍,老?偸窃诟苫顑,我擺弄著各式各樣的窗花,對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充滿了好感。 “纏”什么呢?啟發(fā)學生想象說話;

  A “我”看不懂剪紙的內(nèi)容,不解地發(fā)問,熱情地交談,表現(xiàn)出姥姥對我的親昵、關心。

  B想象,也許姥姥還給我剪了哪些關于小兔子和老牛的故事?

  C姥姥只是剪著玩耍的兔子、干活兒的老牛嗎?

  “我擺弄著各式各樣的窗花,對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充滿了好感!逼鋵崳牙咽窃诮柚艏埍磉_對“我”的喜愛、呵護,傳遞著對我濃濃的親情。

  表面上看,這些語言文字都在寫姥姥對我的喜愛,透過這些文字,你還悟到了什么?(“我”對姥姥勤勞善良的贊美、對姥姥依戀之情。)這樣內(nèi)涵豐富的語言,我們該怎樣讀好它?先自由練讀,再指名讀。

  這里的“纏”不是糾纏,而是情深意長的“纏”繞。這個“纏”字,是喜愛,是依戀。這個“纏”字,是我對剪紙的迷戀。一個“纏”字,說的是我迷上了姥姥的剪紙,迷上了剪紙藝術,也迷上了姥姥與我剪紙聊天的親情。我忘記了,夏天那密云多雨的盛夏,忘記了那河里自在的游泳。

  在剪紙的天地里,“我”體會到了兔子的快樂,那不就是童年的我的快樂嗎?我也體會到了老牛的敦厚,那不就是姥姥的敦厚與樸實嗎?姥姥的關愛,讓我擁有了別樣的童年快樂。

  6.交流學習:“有聲有色”

  “我”與姥姥濃濃的親情伴著我的成長經(jīng)歷。

  當我憶起姥姥的剪紙聲時,我眼前、夢境會出現(xiàn)怎樣的景象?我的心境會變得如何?作者是如何表達出這種感受的?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具體語言文字談。

  滿懷著依戀、不舍、思念。

  文中值得細細品味的詞句還有很多,如“清清爽爽”“嘖嘖贊嘆”等,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地方特色,匠心獨運,使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文字,品味起來卻蘊含萬千真情。

  四、適時進行寫法指導,讓文本回味無窮

  在課文感知過程中,適時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是很重要的。文中對姥姥的描寫,作者從:

  家家戶戶貼滿姥姥的勞作;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翻來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從小聽人嘖嘖贊嘆,引用大家說的話證明;廣結善緣,有求必應的事例;我的故意刁難;姥姥用剪紙把一個調(diào)皮愛玩的孩子“拴”在屋檐下;

  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默讀找出體現(xiàn)姥姥剪紙技藝高超的詞句,讓學生逐步感受語言的份量,感受到刻畫人物圍繞主題循序漸進描寫的好處。作者在表達上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面描寫;既有夸張、比喻修辭手法應用,又有反面襯托;既有引用、想象,又有事例列舉。層層鋪墊,層層遞進,有聲有色地把“我”對姥姥的美好情感直接表達了出來,從而讓姥姥的立體形象沁入學生心靈,讓學生感悟到姥姥對“我”濃濃的愛。

  語文教學本就應拿出時間,拿出情感,拿出耐心,同學生慢慢品味,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感受漢字之美,在學生純凈的心田留下漢字的故事,使學生能喜歡上漢字,喜歡上語文。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9

  本節(jié)課,我上課的整體是思路:以一顆平淡之心、一顆童真之心走進課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教語文,做好對學生讀通課文、讀好課文的引領,讓語文學習與生活融合,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提升語文能力。

  這一課,“剪紙”一詞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變化和流露的載體。抓住這條主線,就能披文入情,走進姥姥與作者的情感世界。

  首先,對課文的導入,我以很簡單、樸實語言走進課文。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姥姥的剪紙》?蠢蠋煂懻n題。作者的名字很好聽,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我們一起學著笑源,來叫一聲——姥姥。作者的姥姥還有一樣拿手絕活兒呢!那就是——剪紙。

  其次,抓住剪紙發(fā)出的“刷刷”聲音來統(tǒng)領課文的生字詞教學。查字典的本領,特別是對語境中字詞意思的把握,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近段時間,在我們明星教師培訓中導師們都強調(diào)了要重視第一課時的生字詞教學,最近在各類教學大賽中,老師們在課堂上老老實實地指導學生查字典,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境中字詞意思的把握能力,因此我重點指導了“爽”的書寫及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還讓學生對“馱”字書寫時該注意些什么,進行了指導。

  接著,以一個體現(xiàn)“長文短教的教學思路”來進行課文教學。我向?qū)W生提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書上哪些地方寫出了姥姥剪紙技藝高超”,來統(tǒng)領課文第1—6自然段的教學。又以一個詞語“熟能生巧”對課文的4-6自然段進行探究,做到“提領一頓,百毛皆順”。教學中以學生多種多樣的“讀”,來體悟姥姥在各時各地的“剪”,體現(xiàn)出“人文就在語文中”的和諧融通。還結合學生的生活中的體驗,回憶學過的俗語、諺語來說說對“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理解。

  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有些地方我做得不到位:1、“嘖嘖贊嘆”一詞的教學時,學生讀不出那種口語化的贊嘆,我沒有進行模仿性的示范,指導學生讀好這個詞。2、當學生在向我匯報“姥姥剪紙技藝高超”的句子時,為了順著我自己的教學思路,我打斷了學生的發(fā)言,遏制了學生表現(xiàn)的欲望,今后遇到類似的情況,處理問題時要學會一些尊重學生的技巧。3、在即將下課時向?qū)W生總結“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本人的疏忽,如果能將“熟能生巧,才能做到技藝高超”來課末點題,那這節(jié)課就完整了。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0

  《姥姥的剪紙》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采用了第一人稱,敘寫了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精湛,圍繞“喜鵲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紙展開了“我”和姥姥之間動情有趣的故事。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飽含深情,表現(xiàn)了姥姥對“我”的深情以及“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課文中的插圖也較為形象地表現(xiàn)了姥姥與“我”相處時融融的親情。

  縱觀整篇課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剪紙”一詞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又是情感變化和流露的載體。因此如果抓住這條主線,披文入情,就能走進姥姥與作者的情感世界。那么,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去感受姥姥對“我”的深情以及姥姥與“我”相處時濃濃的親情呢?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作者胸有臆,入境始覺親!比绻麆(chuàng)設出文章中所描繪的那種意境和氛圍,喚醒學生以往的感知體驗和美的記憶,學生才會漸入佳境,體會到作者的胸臆。為此,教學中,我始終圍繞姥姥的“剪紙”開展教學活動。我把全文分為兩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致,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了解。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

  然而,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還是抓住剪紙,讓學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紙圖,想想它們有什么特點,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姥姥的勤勞,作者的貪玩。讀這一部分時,我讓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姥姥與“我”的對話,使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我”由看不懂剪紙的意思,不解地發(fā)問,到看得懂剪紙的意思,熱情地交談,以至到后來纏著姥姥剪更多的牛和兔,剪紙把“我”與姥姥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讓學生進行動情地朗讀來感受姥姥與“我”相處時融融的親情。為了加深學生對姥姥與“我”情感的理解,我還將這部分內(nèi)容中的幾幅“牛兔圖”展示給學生,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學生明白這些“小兔騎牛圖”“老牛小兔啃草圖”等等,意思是說兔子總是在玩耍,老?偸窃诟苫睿秃孟罄牙褜Α拔摇钡南矏叟c呵護。學生在交流這三幅圖片的含義時,能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當我讀著作者后來寫的對姥姥臨終前的回憶時,教室里一片安靜,有的學生感動得甚至要流淚了。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并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由此看來,閱讀本篇課文我們只要引導學生透過課文中的文字,展開豐富而又美好的想象,學生就能感受到作者對姥姥勤勞的贊美和對姥姥的依戀。學生一旦展開了夢幻般的翅膀,就能激起他們思維的靈性火花,從而達到語文感覺的細膩敏捷,促進心靈的詩化。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1

  《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姥姥剪紙技藝高超,廣結善緣,以及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通過教學,要讓學生讀懂故事情節(jié),準確把握人物特點。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分成兩個部分:感受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和祖孫之間的濃濃親情。剪紙技藝的高超顯而易見暫且視為明線,祖孫親情雖不強烈外顯,但是綿延深厚,可以看成文章的暗線。雙線交織,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體會思想感情齊頭并進,敘事與抒情攜手向前,合成課文的主脈。教學時,我們依照這條主脈前行,一定能夠達到理想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彼岸。

  題目《姥姥的剪紙》明確告訴我們,剪紙是中心詞。適當?shù)倪M行剪紙知識的介紹,對于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有幫助的。我們可以展示播放剪紙的圖片,配上高山流水的音樂,簡介一下剪紙藝術的來龍去脈。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剪紙的美,還能極大的調(diào)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課文很長,如果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那么教學起來一定顯得雜亂的。讓明線更明。我們可以先來感受一下姥姥剪紙藝術的高超。第一層次,書中左鄰右舍對于姥姥剪紙的評價怎么樣?文中一至三自然段主要描寫別人眼里姥姥的剪紙是個什么樣子?梢宰寣W生嘗試著在書上進行批注,嘗試著用一個句子,或者一個詞語甚至一個字來概括。預計學生的答案如下:無所不能嘖嘖贊嘆神了然后我們一起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更深刻的理解這些詞語所蘊含的情感。進而了解姥姥在鄰居們的眼里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心靈手巧、廣結善緣,有求必應、勤勞善良這些關鍵詞通過咀嚼,讓姥姥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然后再次通過朗讀讓這種情感感受宣泄出來。真正在語言文字中走上一個來回。

  第二個層次,我們來尋找我眼中姥姥的剪紙是什么樣子,這個應該是文章的四到六自然段。在我的刁難映襯下,姥姥的剪紙技藝反而得到更大的展示。這里要特別注意我的所作所為對于姥姥的映襯作用。調(diào)皮鬼刁難耍賴等詞語形象地描繪出我天真的頑童形象。這個形象越是逼真,越能襯托出姥姥的慈祥,和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對熟能生巧含義的把握,這是一個難點。文中有一段話是最好的解釋:數(shù)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難怪最熟悉不過了,難怪熟能生巧了。這不僅是剪紙的學問,還是干好其他事情的學問。

  這里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對于文字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喜鵲登(梅)枝取其諧音喜上眉梢,尤為中國老百姓的喜愛。圖個吉利,是咱們老百姓最樸素的情感。姥姥其實正是中國廣大勞動婦女的縮影。她的身上具有的特點大多也是中國勞動婦女都具有的。勤勞,善良

  第三層次:感受祖孫之間濃濃的親情。課文的.剩下部分,以剪紙中的牛和兔代表姥姥和我的形象,通過剪紙作品中牛和兔子之間的關系,揭示姥姥和我之間的依依親情。兔子是頑皮的,老牛是溫順的;兔子是活潑的,老牛是敦厚的。我也由最初的不解,到知道,并充滿了好感。

  最后,兔子長大了,老牛更老了,但是仍然滿是期待。此時,童年的剪紙已經(jīng)融進了我的生命,姥姥的愛也已經(jīng)深深的植根于我的腦海。

  剪紙不光是指姥姥擁有的一種高超技藝,還是一座我和姥姥情感聯(lián)系的橋梁,更寄托了我對姥姥無盡的思念。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當然,這里還是可以彌補的,以《姥姥,我想對您說》為題,進行續(xù)寫,不僅能積累語言,還可以升華我們的情感。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2

  剪紙,這項民間工藝和現(xiàn)在的學生已愈趨愈遠,如何讓這項精美的、反映勞動人民無限智慧的藝術深入學生的心靈,這是教學本篇課文需要重點思考的。

  課文題目是“姥姥的剪紙”,說明作者對姥姥的剪紙情有獨鐘,印象深刻,洋溢著贊賞和自豪之情。姥姥的剪紙怎樣呢?在學生初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從多個角度對剪紙進行欣賞。(1)剪紙的栩栩如生;(2)剪紙富含深意;在學生欣賞了姥姥的剪紙后,就可以為順利地認識姥姥打下良好的基礎。

  姥姥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么能夠剪出“心靈手巧的勞作”?答案在哪里?還是引導學生去朗讀,去感知,去體會,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事實上,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只要學生能夠說得有理有據(jù),讀得出作者對姥姥的由衷敬佩和深切懷念,就是對姥姥的認識。

  本篇課文后的練習題中,第三題要求結合上下文理解“刁難”、“挑剔”、“耍賴”、“調(diào)皮蛋”這四個詞語;第四題要求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體驗說說對“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理解。《課標》“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要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所以,教學本篇課文,必須舍得花時間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上下功夫。理解重點詞句,固然要明白其字面的意思,但更要體會其內(nèi)涵。如課文第四自然段中的“調(diào)皮蛋”、“刁難”、“挑剔”、“耍賴”等,其實是表現(xiàn)了姥姥的“溫順”、“敦厚”,襯托了她的心靈手巧、技藝精湛。也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些重點詞句,學生才能夠準確把握人物形象。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3

  師:這是我們對姥姥的一個初步印象,讓我們再讀課文,姥姥的形象就會更加清晰,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6)自然段,用鉛筆畫出表現(xiàn)姥姥心靈手巧的句子,并在旁邊寫你的體會。

  生讀。

  全班交流。

  師: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太平原托著的小屯里,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著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1:姥姥光結善緣,剪出來的窗紙貼滿了太平原托著的小屯里。

  生2:左鄰右舍的窗戶上都貼著姥姥的剪紙,說明奶奶人緣好,有求必應,同時也告訴我們姥姥的心靈手巧。

  師:還有哪些句子?

  生: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子,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里翻來折去,便要什么有什么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

  師:哪些詞體現(xiàn)了奶奶的心靈手巧?

  生:“普普通通”、“翻來折去”、“要什么有什么”、“無所不能”。

  師:你能把這一句話讀一讀嗎?

  生讀。

  師:評價一下,他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還不夠?

  生:“無所不能”讀得好,“普普通通”還不夠。

  師:你能再把他讀一下嗎?

  生讀。

  師:還有什么句子?

  生:我從小就聽人嘖嘖“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師:你也找到這樣的句子了嗎?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體會到了姥姥剪什么像什么,真神了。

  生2:我知道別人一直對姥姥嘖嘖稱贊。

  生3:姥姥竟然能把紙剪活了,真神,我真佩服她!

  師:說得真好。當然,這是夸張的說法,體現(xiàn)了姥姥的心靈手巧,剪紙技藝高超,深入人心。姥姥能把普普通通的彩紙剪紙栩栩如生的東西,這多神啊!你能把這句讀好嗎?

  生讀。

  師:我相信大家會比他讀得更好。

  生齊讀。

  ……

  ……

  [反思]

  這個片段是王龍老師重點講解姥姥心靈手巧的一個片段,我覺得這一部分上得很精彩,讓整節(jié)課有了一個精彩的`開始,讓學生懂得了如何去分析課文,體會重點,把握重點。

  教者在指導朗讀時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讀,自己評價,自己改正,使學生少了很多的依賴,完全靠自己把課文讀好、讀細,讀得有感情。

  在整個教學中,他始終圍繞“心靈手巧”來講,讓學生自己找句子,自己體會,并把自己的體會寫在相應的句子旁邊。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很好,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有些體會,如果不寫下來,讀過后就會忘記,如果寫下來,不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筆頭,一舉兩得。

  在分析句子的時候,老師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去體會,但這個體會并不是漫無目標的,老師在學生問答的時候,總提醒“心靈手巧”這個詞語,讓學生在縮小的范圍內(nèi)尋找答案,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讓學生能更詳細地分析課文。

  雖然這一片段僅僅是整節(jié)課的一小部分,但值得我去學習。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4

  《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采用第一人稱,敘寫了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精湛,圍繞“喜鵲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紙展開了“我”和姥姥之間動情有趣的故事,表現(xiàn)了“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

  通過引導學生理解“熟能生巧,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從中感悟姥姥的話是經(jīng)驗之談,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練不止!姥姥為什么如此熟練,下面的“總剪”二字透露端倪,因為老是不斷地剪,豈能不熟練?手都有準頭了,因為總剪,再熟練不過了,日久天長,剪起來就心中有數(shù),從哪兒開始,到哪兒結束,要注意什么,剪起來才能得心應手,豈不是有了準頭了。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學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學生的說話練習還需老師進一步引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紙那樣,因為不斷地練習,反復地實踐,達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從而進一步體會姥姥的話中寓意!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5

  本篇課文后的練習題中,第三題要求結合上下文理解“刁難”、“挑剔”、“耍賴”、“調(diào)皮蛋”這四個詞語;第四題要求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體驗說說對“熟能生巧,總剪,收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理解!墩n標》“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要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向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所以,教學本篇課文,必須舍得花時間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上下功夫。理解重點詞句,固然要明白其字面的意思,但更要體會其內(nèi)涵。

  如課文第四自然段中的.”調(diào)皮蛋“、”刁難“、”挑剔“、”耍賴“等,其實是表現(xiàn)了姥姥的”溫順“、”敦厚“,襯托了她的心靈手巧、技藝精湛。

  也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些重點詞句,學生才能夠準確把握人物形象。